
赵雨雪的“幸福”一家开了一家农家乐。 “赵玉雪黄霸”出产于黔西特色食品品牌。 ? ? ? ? ? 买车 赵玉雪整理年糕。
2021 年 2 月 3 日
贵州省黔西县(今黔西市)
新仁苗族乡花屋村
赵玉杰
习近平总书记:“不如出去打工,不如在家找工作,可以照顾孩子,教育好、培养好孩子,你的未来就会更有保障。”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武
通讯员 郑玉晓
10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乡花屋村。花屋村两旁青山高耸,乌江碧水蜿蜒,宛如画中之物。
金光菊和九重葛单独开花。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前,“赵雨雪农家乐”的招牌格外醒目。
44岁的赵玉雪从一名拿薪水的人变成了一名小老板。 “我把‘赵雨雪皇霸’打造成迁西市的特色美食品牌,一天能卖三四百块钱,比出去打工还好。”赵玉学打开黄糕销售台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访五年来全家的幸福故事。他拿着账本说:“在全国统一市场的支持下,我在家里开启了创业之路,这一切都归功于总书记。”
总书记亲手包了年糕,让他看到了年糕的价值
天高竹笋岩下,赵玉雪正在自家一楼的“赵玉雪皇霸”店里包装年糕。
“当我从事大米生意时,我永远不会忘记总书记。”赵雨雪说道。
门旁边就是客厅嗯,墙上整齐地挂着一幅画。图为2021年2月3日总书记视察时与赵玉学一家一起制作年糕的场景。
“当时总书记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告诉我们,‘出去打工还可以,不如在家找份工作,孩子可以照顾一下。’”赵雨雪指着旁边的沙发回忆道。
总书记的话让赵玉学深受感动,他没想到国家领导人能如此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
当时,看到赵玉杰包当地传统的黄粽子,总书记挑了一片粽叶,夹着一片糯米和黄豆面,将黄粽叶卷起来,用线扎紧,包了一个黄粽子。总书记微笑着对赵雨雪及其家人说:“祝你们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
连总书记都感兴趣在制作黄年糕的过程中,让他看到了黄年糕这一传统食品的价值。
年糕销量稳步增长,赵玉雪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
经潘总书记检查25天后,曾在外打工的赵玉雪在家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了“玉雪餐饮农家乐”,在一楼后面开设了农家乐。他把一楼的一间卧室改造成黄坝的一家商店,专心致志地开始了自己的生意。
“一开始销量不太好,顾客反映年糕不好,看多买少。”妻子杨鹏英说,最困难的时候,一天销售额几十块钱,赵玉雪一度想放弃。但想到总书记的关心和祝福,他就斗志昂扬,决心把业务做好。他把年糕切成小块并要求顾客先尝尝,觉得好再购买。他还根据顾客的建议改进了年糕的包装方式,并请专业人士设计了独特的礼盒。
这些招数奏效,皇霸的销量不断上升。
“这两年,我一天能卖几十公斤,赚三四百元。”赵雨雪一边翻着年糕销售账本一边说道。记者看到,去年10月5日,他家卖出了8单年糕,赚了316元;今年10月5日,他卖出了14单,赚了490元。去年,她家靠卖年糕、经营农家乐赚了15万元。
赵宇说,作为花屋村精准扶贫户,他家住在漏水的麻窝寨,仅靠打工养活五口人的困难生活。现在他住在一栋小楼里,还买了一辆汽车。他说他很感激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总书记。
他在自家门口建了两块石磨。左边写着“感恩:致富勿忘共产党”;右边写着“奋进:卷起袖子,更加努力”。
花屋村新增30多间农家乐,人均收入翻倍
花屋村原名“花屋集”,意为“悬崖下的村庄”。这里曾经是国家级深村,塔加巴约96.7%是苗族。
2021年总书记的来访,让苗家村如春风般温暖起来。当年12月30日,花屋村至新仁苗乡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从此,这颗深藏在乌蒙山深处的明珠通过高速公路直通全国市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我的小儿子和孙子都赶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市场的。小儿子把一楼租给别人开餐馆,一年租金4.5万元,楼上自己开民宿,年收入8万多元。孙子开了一家餐馆,年收入8万多元。”72岁的苗族妈妈杨梅告诉记者,他们都买了汽车,这是他们以前没想过的事情。
另一位搭乘市场发展快车的人是30岁的杨文利。 2021年6月,杨文丽组建了苗绣设计团队,并在花屋村成立了黔西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将蜡染刺绣融入抱枕、钥匙扣、衬衫、T恤等多种文创产品中。还通过直播积极线上带货,吸引村里20多名苗族妇女有了稳定工作,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五年来,30多家农家乐村里新开了十几家民宿,市场主体达到70多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比2021年初翻了一番。”花屋村党支部书记肖阳群说,个体工商户、企业遍布各行各业,带动了村里的农业特色 大力发展年糕、黄牛、姜黄等特色产业以及苗绣蜡染等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