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云
油茶花开了,油茶果重压枝头。秋高气爽的时节,万亩油茶园内,举办油茶采摘比赛、油茶籽创意艺术展、蘑菇棒接种、烹饪比赛等活动。村里的舞台上载歌载舞,村民们仪式感十足,用不同的方式庆祝油茶的丰收。 11月4日,在遂县禅滩镇龚家湾村油茶文化园,油茶采摘活动热闹非凡。
晨雾还未散去,黄金果篮采摘大赛就先行启动了。来自该镇茶叶公司和村组的30名种植专家分为6个小组。他们穿着印有各自球队名字的背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始进行选择。 15分钟后于是,大家提着篮子或袋子,带着挑选好的油茶果回来称重,笑声不断。
“油茶产业富民强村,丰收的喜悦让全体人民共享。”长滩镇政府工作人员陈义浩说。长滩镇是油茶之乡。 8万公顷油茶林是油茶企业和当地村民共同培育的“绿色银行”。也是遂县“两香一油”特色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茶文化园位于龚家湾村万亩油茶园的地势较高处。站在公园里眺望远方,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海令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不少市民在油茶山下散步拍照。
活动当天油茶基地既是采摘场,又是技能大赛的舞台。第六届“随县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随县蘑菇种植工职业技能大赛和油茶油特色食品烹饪技能大赛同时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150余名香菇、油茶栽培专家和美食烹饪大师现场比拼,接种、装袋香菇,烹制香菇专家、油茶佳肴。每一颗油茶、每一朵蘑菇、每一道美食,都体现着植根于当地的“工匠精神”,以及照亮乡村复兴之路的勤劳和智慧。
近年来,随县深入实施“荆楚科技发展”工程,着力抓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全链条。每年为2000余人开展有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新增汉族500名新型技能人才。一批批技能人才在岗位上闪闪发光,为随县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活动现场,用油茶花、油茶果、油茶叶等创作的创意画作,清新有趣。下午,将举办县城创意生活、歌颂天下的时期——荆楚四季乡村之夜。表演了歌曲《家乡的山茶果》、歌舞《忠于祖国》、舞蹈《Mga Papalanga para sa Inang bayan》、健美操《Sparks》等节目。村民们自行安排表演,庆祝丰收。
“随州油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县是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拥有油茶林面积30万公顷。霜降后,油茶进入采摘季节。 “我们将毛皮深化油茶产品深加工,不断探索绿色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新路径,不断将价值从‘一颗果子’拓展到‘一滴油’。”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油茶园用“花”庆祝丰收
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云
油茶花开了,油茶果重压枝头。秋高气爽的时节,万亩油茶园内,举办油茶采摘比赛、油茶籽创意艺术展、蘑菇棒接种、烹饪比赛等活动。村里的舞台上载歌载舞,村民们仪式感十足,用不同的方式庆祝油茶的丰收。 11月4日,在遂县禅滩镇龚家湾村油茶文化园,油茶采摘活动热闹非凡。
晨雾还未散去,黄金果篮采摘大赛就先行启动了。来自该镇茶叶公司和村组的30名种植专家分为6个小组。他们穿着印有各自球队名字的背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始进行选择。 15分钟后于是,大家提着篮子或袋子,带着挑选好的油茶果回来称重,笑声不断。
“油茶产业富民强村,丰收的喜悦让全体人民共享。”长滩镇政府工作人员陈义浩说。长滩镇是油茶之乡。 8万公顷油茶林是油茶企业和当地村民共同培育的“绿色银行”。也是遂县“两香一油”特色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茶文化园位于龚家湾村万亩油茶园的地势较高处。站在公园里眺望远方,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海令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不少市民在油茶山下散步拍照。
活动当天油茶基地既是采摘场,又是技能大赛的舞台。第六届“随县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随县蘑菇种植工职业技能大赛和油茶油特色食品烹饪技能大赛同时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150余名香菇、油茶栽培专家和美食烹饪大师现场比拼,接种、装袋香菇,烹制香菇专家、油茶佳肴。每一颗油茶、每一朵蘑菇、每一道美食,都体现着植根于当地的“工匠精神”,以及照亮乡村复兴之路的勤劳和智慧。
近年来,随县深入实施“荆楚科技发展”工程,着力抓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全链条。每年为2000余人开展有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新增汉族500名新型技能人才。一批批技能人才在岗位上闪闪发光,为随县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活动现场,用油茶花、油茶果、油茶叶等创作的创意画作,清新有趣。下午,将举办县城创意生活、歌颂天下的时期——荆楚四季乡村之夜。表演了歌曲《家乡的山茶果》、歌舞《忠于祖国》、舞蹈《Mga Papalanga para sa Inang bayan》、健美操《Sparks》等节目。村民们自行安排表演,庆祝丰收。
“随州油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县是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拥有油茶林面积30万公顷。霜降后,油茶进入采摘季节。 “我们将毛皮深化油茶产品深加工,不断探索绿色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新路径,不断将价值从‘一颗果子’拓展到‘一滴油’。”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